国债“秒光”折射出“理财焦虑”
5月10日上午,今年第二期凭证式国债通过银行网点柜台向市民发售。记者当天在现场看到,沈城银行网点的国债额度遭到投资者“秒杀”,个别网点“开门”瞬间额度一空,额度较多的网点也在半小时左右就结束了销售。当天的国债购买者以中老年人为主,相对于少数“幸运者”来说,大多数投资者空手而归。
在理财渠道不断扩展、理财品种越来越丰富的当下,为什么“国库券”这种最“原始”理财产品如此抢手?
年内还有6次储蓄国债发行
对于这次没有买到国债的投资者来说,今年还有6次购买储蓄国债机会,投资者不妨提前做好准备。其中,下月发行的将是电子式储蓄国债,投资者可通过网上银行购买。
“额度没了,就这么快!”
10日上午8点多,和平区长白北路一家银行网点还没开业,门口就站了五六位中老年人。8点半网点大门一开,这几位中老年人就争相到排号机上刷卡取号。排在第4位的一位女士告诉记者,当天是去买国债的。网点当天开了3个窗口,排她前面的3个人第一轮都被叫到了号码,而且都是购买国债的。大约七八分钟后排到了她,但却被告知,国债额度已经卖完。“窗口给一个客户办完后,再到系统里一看,额度没了,就这么快!”大堂经理表示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陆续还有投资者走进银行网点打听国债销售的事情,都被一一告知销售完毕。
在这家银行不远处的另一家银行网点,国债额度销售得更快。大堂经理告诉记者,正式营业后,工作人员打开系统就没看到额度。“都被抢光了。”他说。
广发银行一个网点的客户经理精确的记录下了时间,她说,“8点47分卖完的。今天是凭证式国债,都来网点排队买。”
有银行客户经理反馈,当天她“帮助一位老大爷抢到了3年期的国债,这位老大爷早上不到7点就来排队了。”从记者调查的银行网点情况来看,10日当天,额度较多的网点也在半小时左右就结束了当期凭证式国债的销售。
缺的不是产品 是“安全感”?
“国债收益并不高,没比存款利率高多少。可以参考一下银行理财产品。”当天上午9点多,记者在一家银行网点看到,一位女性投资者在得知国债销售完毕准备离开时,银行大堂经理这样和她说。不过,她并没有接过理财产品的“话茬儿”。
从2014年11月降息周期启动以来,央行已降息6次,国债年利率也随之受到影响。今年3月10日发行的2016年首期凭证式国债,3年期票面年利率为4%,5年期票面年利率4.42%。4月10日发行的3年期、5年期电子式储蓄国债,利率水平也分别是4%和4.42%。而来到5月份,3年期、5年期国债票面年利率分别下调了0.1个百分点,仅为3.9%和4.32%。当天一家国有银行在售的银行理财产品中,一款360天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即可达到3.9%。那为什么投资者还愿意在牺牲流动性的前期下去买3年期的国债产品呢?“国债收益更稳定,银行理财产品明确写着‘非保本’,而且现在收益也不高,何苦还一直悬着心,不如买国债安稳。”上述那位女性投资者告诉记者。
可以说,现在是理财渠道和理财产品最丰富的时候。但自去年以来,投资股票、基金普遍收益不佳,P2P平台屡屡爆出跑路问题。“看似理财渠道很多,但实际上能提供稳定收益的产品并不多。同时,相对于大额存单30万的投资门槛,国债几乎是零门槛的,收益稳定,更符合普通投资者求安稳的心理。”沈阳银行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理财经理这样说。